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

被引:109
作者
杨振斌 [1 ]
李焰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
[2] 清华大学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常死亡; 自杀死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040203 ;
摘要
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非正常死亡的475名学生为基础数据,探索中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下同)为4.94,自杀率为2.37,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的47.2%。(2)本科生非正常死亡率为4.69,硕士生为5.97,博士生为4.82,硕士生非正常死亡率较高。(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和自杀率远低于同龄人。(4)把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成疾病原因、意外原因、人为原因、自杀、不明原因等五类,其中自杀死亡所占比例最大。(5)在意外原因导致死亡中,因车祸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为47.4%;其次是溺水死亡,因中毒、高坠、火灾、触电等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较少。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心理危机知识宣传和教育及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降低自杀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安全教育,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探讨 [J].
杨振斌 ;
李焰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 (05) :59-63
[2]   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的个案研究 [J].
杨振斌 ;
李焰 .
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8) :96-98+109
[3]   高校学生意外事件与危机管理的研究 [J].
莫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9) :58-59
[4]   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报告准确性评估 [J].
王黎君 ;
费立鹏 ;
黄正京 ;
张艳萍 ;
赵云霞 ;
杨功焕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10) :37-40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M]. 杭州出版社 , 马建青, 2011
[6]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