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污绝缘子发热模型

被引:28
作者
李佐胜 [1 ]
姚建刚 [1 ]
杨迎建 [2 ]
陈芳 [1 ]
金永顺 [1 ]
苗增强 [3 ]
机构
[1]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3] 湖南湖大华龙电气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湿污绝缘子; 发热模型; 发热分布; 干燥带电弧; 泄漏电流;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09.07.005
中图分类号
TM216 [绝缘子和套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现有绝缘子发热模型不能处理表面出现干燥带及干燥带电弧的问题,基于绝缘子表面水分蒸发主要取决于表面发热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湿污绝缘子发热分析方法。该方法引入污层表面电阻率、湿润强度、电弧模型,建立了干燥带及干燥带电弧产生的判断条件和不同运行状态绝缘子的发热模型及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计算机仿真结果揭示了不同运行状态绝缘子的表面发热分布规律、出现干燥带及干燥带电弧对泄漏电流和发热的影响。湿污绝缘子的红外热成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具有建立污秽模型理论上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利用红外图像特征和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识别不同湿度条件下绝缘子的污秽等级 [J].
何洪英 ;
姚建刚 ;
蒋正龙 ;
李伟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8) :117-123
[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红外热像检测 [J].
何洪英 ;
姚建刚 ;
蒋正龙 ;
汪新秀 ;
李伟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24) :70-74+82
[3]   污秽绝缘子高频泄漏电流特征的研究 [J].
乐波 ;
王黎明 ;
毛颖科 .
高压电器, 2005, (06) :401-404+407
[4]   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机理的研究 [J].
程养春 ;
李成榕 ;
陈勉 ;
陈润华 .
电网技术, 2005, (05) :57-60
[5]  
Stud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 an Artificially Polluted Insulator String.[J].B Subba Reddy;G R Nagabhushana.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2003, 02
[6]   合成绝缘子故障的红外热像在线检测 [J].
王祖林 ;
黄涛 ;
刘艳 ;
姬黎波 .
电网技术, 2003, (02) :17-20
[7]   检测劣质绝缘子的新方法——敏感绝缘子法 [J].
安玲 ;
江秀臣 ;
朱宇 ;
韩振东 ;
陈亚珠 ;
程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9) :109-113
[8]   变电站绝缘子污秽闪络在线监测技术 [J].
任海鹏 ;
刘丁 ;
李琦 ;
郑岗 .
电工技术学报, 2002, (03) :77-81
[9]   劣化绝缘子的发热机理及热象特征 [J].
胡世征 .
电网技术, 1997, (10) :44-46
[10]   悬式绝缘子污层电导率与泄漏电流的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J].
赵子玉,彭宗仁,谢恒 .
电工技术学报, 1997, (02)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