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从上地幔返回地表的证据

被引:11
作者
胡受奚
赵懿英
徐兵
卢冰
季海章
叶瑛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超高压榴辉岩带; 弧后扩张作用; 碱性花岗岩带; 拉伸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印支期苏—鲁超高压榴辉岩带是初始欧亚板块东部大陆边缘在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作用过程中,由黄海—苏东北地体A—型俯冲至上地幔形成的。其回返地表主要是在中—新生代由弧后扩张作用引起的地壳拉伸、增长、减薄过程中实现的。中—晚白垩世非造山的碱性花岗岩带与榴辉岩带的重叠、晚白垩世红色盆地、第三纪巨厚沉积岩系和新生代大陆裂谷带玄武岩等的形成和发育等种种地质证据表明俯冲至上地幔中的榴辉岩带后来被向上拉伸至地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3+293 +2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征、演化及其与构造环境演化的联系
    胡受奚
    郭继春
    胡志宏
    [J]. 江苏地质, 1992, (Z1) : 129 - 136
  • [2] 苏鲁榴辉岩及有关超基性岩.[M].杨建军著;.地质出版社.1991,
  • [3] 华东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M].吴利仁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
  • [4] A crustal origin for eclogites and a mantle origin for garnet peridotites: Strontium isotopic evidence from clinopyroxenes.[J].Hannes K. Brueckne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