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药大黄炮制前后蔥醌类成分及鞣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6
作者
:
李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李胜华
郭宝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郭宝萃
楼之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楼之岑
机构
:
[1]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2]
河北医学院药剂学教研组
来源
:
中国药学杂志
|
1980年
/ 08期
关键词
:
熟大黄;
大黄酸;
大黄炭;
酒大黄;
大黄片;
炮制前后;
泻下作用;
炮制品;
结合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大黄是最常用中药之一,中医处方多应用其炮制品。大黄的炮制品主要有生大黄片、酒大黄(酒军)、熟大黄(熟军)和大黄炭等4种。中医主要用途为下肠胃积滞、泻血分实热。这些用途是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分不开的。西医则用小剂量为苦味健胃药,大剂量为泻下药,泻后有轻微的收敛作用。大黄的泻下作用是由于蒽醌类,主要是结合性大黄酸的存在,其它蒽醌类成分或多或少会起一些协同作用。大黄中的鞣质具有收敛作用。此外,大黄的苦味和缓下作用,使得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