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责任: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39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责任; 非难可能性; 违法性认识; 期待可能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中的责任对于犯罪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有责性阶层的核心内容。责任的本质特征是非难可能性,只有在具有非难可能性的情况下,行为人才能对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对于非难可能性,需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尤其是需要从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两个维度为非难可能性提供根据。其中,违法性认识是非难可能性的智识性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非难可能性的意愿性要素。在我国刑法中,非难可能性的要素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而是一个理论问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的法理而出罪的案例还是较为罕见的。随着刑事法治的加强,责任主义的思想观念必将逐渐获得认同。因此,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责任概念应当进一步推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以违法与责任为支柱构建犯罪论体系 [J].
张明楷 .
现代法学, 2009, 31 (06) :41-56
[2]  
刑事法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6
[3]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4]  
目的行为论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韦尔策尔, 2015
[5]  
刑事法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5
[6]  
刑法总论教科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金霍伊泽尔, 2015
[7]  
特拉伊宁的犯罪体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米铁男, 2014
[8]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 罗克辛, 2010
[9]  
比较刑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冯军, 2007
[10]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徐向东,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