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燃烧对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22
作者
黄兆琴 [1 ,2 ]
胡林潮 [1 ]
史明 [1 ]
李学林 [1 ]
代静玉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水溶性有机质; 胡敏酸; 富里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生物质(水稻秸秆)燃烧行为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探讨不同燃烧次数下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水溶性有机质(DOM)的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仅在土壤表层几厘米以内,随燃烧频次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量增加,而水溶性有机质及组分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来源土壤的腐殖物质对生物质燃烧作用的响应不同,3种供试土样中腐殖物质随不同次数同强度秸秆燃烧并未呈现较一致的变化趋势,但每一种土壤的HA和FA含量及HA/FA、E4/E6值均随燃烧频次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升高或者降低,而且FA含量的变化是影响HA/FA值大小的主导因素。此外,通过红外光谱图可知,随燃烧频次增加,FA中芳香性成分和含脂肪族C—OH、C—O物质增加,而HA由于本身芳香缩和度高而无明显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 [J].
毕于运 ;
王亚静 ;
高春雨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7) :13181-13184
[2]   热辐射对水稻土有机质组成的影响 [J].
黄兆琴 ;
胡林潮 ;
代静玉 .
土壤, 2009, 41 (04) :630-634
[3]   北京西山地区林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耿玉清 ;
周荣伍 ;
李涛 ;
任云卯 ;
王晓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5) :66-70
[4]   中国秸秆焚烧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J].
何立明 ;
王文杰 ;
王桥 ;
魏斌 ;
厉青 ;
王昌佐 ;
刘晓曼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1) :42-50
[5]   土壤有机质级份的红外和热重特性 [J].
朱燕 ;
李爱民 ;
李超 ;
代静玉 .
环境化学, 2005, (03) :288-292
[6]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测定中的样品保存与前处理方法 [J].
张甲珅 ;
陶澍 ;
曹军 .
土壤通报, 2000, (04) :174-176+193
[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土壤中腐殖酸的表征 [J].
顾志忙 ;
王晓蓉 ;
顾雪元 ;
曹心德 ;
胡澄 .
分析化学, 2000, (03) :314-317
[8]   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J].
李政海,鲍雅静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490-495
[9]  
Effects of fire on properties of forest soils: a review[J] . Giacomo Certini.Oecologia . 2005 (1)
[10]   The effect of fire on soil organic matter -: a review [J].
González-Pérez, JA ;
González-Vila, FJ ;
Almendros, G ;
Knicker, H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4, 30 (06) :85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