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大鲵肌肉和鲵皮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20
作者
李莉
顾赛麒
王锡昌
刘源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鲵;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2.24.059
中图分类号
TS254.7 [水产制品的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通过对人工养殖大鲵肌肉和鲵皮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及评价,旨在为人工养殖大鲵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大鲵肌肉和鲵皮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92.60%(干重)和96.46%(干重);脂肪含量低,分别为6.24%(干重)和4.02%(干重)。鲵肉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全面:共含18种氨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8.68%,均符合FAO/WHO理想模式,无限制性氨基酸;鲵皮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含量丰富,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此外大鲵肌肉和鲵皮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184.96±73.84)mg/100g(干重)和(391.24±87.69)mg/100g(干重);微量元素中,锌和铁含量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Effect of local processing methods (boiling, frying and roasting) on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four marine fishes commonly consumed in Nigeria [J].
Oluwaniyi, O. O. ;
Dosumu, O. O. ;
Awolola, G. V. .
FOOD CHEMISTRY, 2010, 123 (04) :1000-1006
[2]   中国养殖大鲵的食用、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J].
李莉 ;
王锡昌 ;
刘源 .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09) :454-458
[3]   中国大鲵营养成分研究进展及食品开发探讨 [J].
罗庆华 .
食品科学, 2010, 31 (19) :390-393
[4]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J].
刘孝华 .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04) :284-286
[5]   中国大鲵研究进展 [J].
侯进慧 ;
朱必才 ;
童玉玮 ;
李培青 ;
刘焕民 ;
王秀琴 .
四川动物, 2004, (03) :262-266+276
[6]   大鲵的研究进展(英文) [J].
陈立婧 ;
陶峰勇 ;
鲁庆斌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S1) :110-114
[7]   大鲵的药用价值及人工养殖 [J].
杨玉凤 .
四川农业科技, 2003, (09) :29-29
[8]   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 [J].
章克家 ;
王小明 ;
吴巍 ;
王正寰 ;
黄松 .
生物多样性, 2002, (03) :291-297
[9]   我国大鲵 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J].
王海文 .
现代渔业信息, 2002, (07) :5-8
[10]  
食品营养学.[M].周才琼; 周玉林; 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