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厉河流域1:50000与1:250000比例尺DEM信息容量的比较

被引:1
作者
刘慧明 [1 ]
许宝泉 [1 ]
李凤民 [1 ]
阎天成 [2 ]
孙国钧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比例尺; 地形因子; 精度; 甘肃;
D O I
10.13866/j.azr.2007.01.024
中图分类号
P28 [地图制图学(地图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摘要
以甘肃省祖厉河流域为实验样区,以1∶50 000 DEM为基准,运用比较分析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1∶250 000 DEM描述地表形态的精度特征。基本技术平台为ArcGIS 8.3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1∶250 000DEM所提取的流域各级河网、地面坡度、地面坡向3种因子与基于1∶50 000 DEM所提取的各因子相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1∶50 000 DEM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的地面信息。研究成果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的规划和水土保持等应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J].
毕华兴 ;
谭秀英 ;
李笑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49-53
[2]   数字高程模型在半干旱区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J].
魏虹 ;
梁天刚 ;
李建龙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5
[3]   基于DEM的坡度坡向误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学军 ;
王叶飞 ;
曹志东 ;
李军锋 ;
汤国安 .
测绘通报, 2004, (12) :11-13+37
[4]   1∶10000及1∶50000比例尺DEM信息容量的比较——以陕北韭园沟流域为例 [J].
陈楠 ;
林宗坚 ;
李成名 ;
汤国安 ;
徐增让 .
测绘科学, 2004, (03) :39-41+5
[5]   黄土丘陵沟壑区1∶1万及1∶5万比例尺DEM地形信息容量对比 [J].
汤国安 ;
陈楠 ;
刘咏梅 ;
张友顺 ;
陈正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2) :34-36
[6]   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面坡度的精度研究——以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试验为例 [J].
汤国安 ;
杨勤科 ;
张勇 ;
刘咏梅 ;
刘新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53-56
[7]   流域沟壑密度理论极值数学模式商讨 [J].
蒋忠信 .
地理研究, 1999, (02) :109-112
[8]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科学, 1998, (06) :567-573
[9]  
集水农业引论[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松岭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