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东辉
张铭
张瑰
谭言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3]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 海洋环流模式; 海温距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6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