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R&D溢出效应研究——本土与跨国途径两个维度的视角

被引:13
作者
项歌德 [1 ,2 ]
朱平芳 [3 ]
张征宇 [3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2]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3]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R&D; 溢出效应; 本土; 跨国;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2.09.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高技术产业作为工业行业的"技术高地",是R&D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本文以1995-2010年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14个子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框架内同时研究本土内部和跨国途径下高技术产业的R&D溢出效应,对跨国途径的R&D溢出效应机制进一步分解并结合技术差距和行业集聚度两种行业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R&D溢出效应机理模型。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建立的SAR模型回归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的本土R&D溢出与跨国途径的R&D溢出呈现"替代关系",行业因素对四种机制下的跨国途径R&D溢出效应影响显著,并且不同分组内的行业在不同机制下R&D溢出效应呈现不同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济结构、R&D投入及构成与R&D空间溢出效应 [J].
项歌德 ;
朱平芳 ;
张征宇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206-214
[2]   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 [J].
傅元海 ;
唐未兵 ;
王展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6) :92-104
[3]   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实证研究 [J].
蔡伟毅 ;
陈学识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5) :52-57+88
[4]   FDI技术来源渠道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J].
孙玮 ;
刘栋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5) :58-64
[5]   世界500强在华研发中心的特征分析 [J].
高秀娟 .
商场现代化, 2010, (06) :72-72
[6]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 [J].
魏守华 ;
姜宁 ;
吴贵生 .
财经研究, 2010, 36 (01) :54-65
[7]   研发投入、行业内R&D溢出与自主创新效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1999—2007) [J].
邓路 ;
高连水 .
财贸研究, 2009, 20 (05) :9-14
[8]   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比较研究 [J].
翁媛媛 ;
高汝熹 ;
饶文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4) :39-46
[9]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J].
王立平 .
中国软科学, 2005, (12) :54-59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 [J].
蒋殿春 ;
夏良科 .
世界经济, 2005, (08) :5-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