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干旱胁迫对金盏菊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谷文众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杨
[
1
]
谷振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谷振军
[
2
]
机构
: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来源
:
经济林研究
|
2009年
/ 27卷
/ 03期
关键词
:
植物生理生化;
金盏菊;
干旱胁迫;
保护酶;
D O I
:
10.14067/j.cnki.1003-8981.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
S576 [胶液料作物];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为给金盏菊栽培技术的改进及新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人工模拟持续干旱条件下,研究了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盏菊叶片细胞1 d内质膜透性增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也相应增加,3~5 d内增大趋势不明显,其实质是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特别是干旱维持7 d时CAT活性低于对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1+97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植物生理学.[M].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干旱胁迫诱导下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J].
杜金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杜金友
;
陈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陈晓阳
;
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李伟
;
高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高琼
.
生物技术通报,
2004,
(02)
:10
-14
[4]
植物抗寒冻、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J].
梁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梁慧敏
;
夏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夏阳
;
王太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王太明
.
草业学报,
2003,
(03)
:1
-7
[5]
水稻老化种子活力与生理性状关系的研究
[J].
钟希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钟希琼
;
林丽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林丽超
;
上官国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上官国莲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64
-66
[6]
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J].
张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张嫦
;
宋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宋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泽超
;
童安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童安渝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
(06)
:114
-116
[7]
锥栗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6-BA的作用
[J].
胡哲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胡哲森
;
许长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许长钦
;
傅瑞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傅瑞树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3)
:199
-202
[8]
电导法在植物抗寒研究中的应用
[J].
陈建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陈建白
.
云南热作科技,
1999,
(01)
:28
-30
[9]
渗透胁迫引起的膜损伤与膜脂过氧化和某些自由基的关系
[J].
王邦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王邦锡
;
孙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孙莉
;
黄久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黄久常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4)
:364
-368
←
1
→
共 9 条
[1]
植物生理学.[M].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干旱胁迫诱导下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J].
杜金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杜金友
;
陈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陈晓阳
;
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李伟
;
高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高琼
.
生物技术通报,
2004,
(02)
:10
-14
[4]
植物抗寒冻、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J].
梁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梁慧敏
;
夏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夏阳
;
王太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研究所
王太明
.
草业学报,
2003,
(03)
:1
-7
[5]
水稻老化种子活力与生理性状关系的研究
[J].
钟希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钟希琼
;
林丽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林丽超
;
上官国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
上官国莲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64
-66
[6]
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J].
张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张嫦
;
宋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宋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泽超
;
童安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童安渝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
(06)
:114
-116
[7]
锥栗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6-BA的作用
[J].
胡哲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胡哲森
;
许长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许长钦
;
傅瑞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福建南平
傅瑞树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3)
:199
-202
[8]
电导法在植物抗寒研究中的应用
[J].
陈建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陈建白
.
云南热作科技,
1999,
(01)
:28
-30
[9]
渗透胁迫引起的膜损伤与膜脂过氧化和某些自由基的关系
[J].
王邦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王邦锡
;
孙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孙莉
;
黄久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黄久常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4)
:364
-36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