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双南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
作者
段云鹏
包建平
马安来
朱翠山
机构
[1]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3]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 
[4] 湖北荆州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双南油田; 原油; 轻烃; 生物标志物; 成熟度; 油源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双南油田的原油大多属于正常比重的原油,其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上呈现出姥鲛烷、植烷和甾烷的C27R和C29R均势,而重排藿烷、新藿烷和伽马蜡烷具有含量较低的特征。这种均势和特征表明原油来源于淡水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混合型有机质。甾萜烷和芳烃成熟度参数表明部分原油属于成熟原油,如双201等井的原油;另有部分原油则属于未成熟原油,如清5井和锦135井原油。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具有明显不同的轻烃组成,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这些原油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沙三段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96 / 5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烃源岩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包建平,王铁冠,陈发景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9-23
[2]   甲基菲比值与有机质热演化的关系 [J].
包建平 ;
王铁冠 ;
周玉琦 ;
余福祥 ;
王金湔 ;
周绮丽 ;
陈发景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2, (04) :8-13+19
[3]   生物降解作用与辽河“稠油”的形成 [J].
卢松年 ;
郜建军 ;
陈义贤 ;
宋少英 .
石油学报, 1986, (03) :1-10
[4]  
下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有机地球化学[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包建平等著, 1996
[5]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 王铁冠,钟宁宁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