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层、块速度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

被引:61
作者
滕吉文
王夫运
赵文智
张永谦
张先康
闫雅芬
赵金仁
李明
杨辉
张洪双
阮小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3] 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阴山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 岩石圈层、块速度结构; 深层动力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阴山造山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缘,这一地带不仅是构造活动强、弱的变异地域,且为盆、山的耦合地带,故在造山带与盆地地域具有各异的深层动力过程.本文基于高精度人工源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通过反演求得了满都拉—鄂尔多斯—榆林—延川长达650 km剖面辖区的岩石圈精细层、块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沿该剖面由南向北地壳厚度为40~45 km;在不同构造单元其介质、结构均不相同;速度分布、空间结构形态和界面起伏及属性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1 km/s;②沿剖面存在5条深、大断裂,且将该区切割成为壳、幔结构明显差异的4个构造单元,即鄂尔多斯盆地、盆山耦合地带、阴山造山带、内蒙构造带,它们各自具有固有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同时厘定了阴山造山带与内蒙构造带之间的白云鄂博深、大断裂带是古亚洲洋的南界.在这里不仅导致了阴山造山带的形成,而且聚集了诸多的金属矿产资源,地震亦频繁活动.基于上述研究表明,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耦合地带的壳、幔结构复杂、呈现出速度结构各异的层、块状展布.显然,在这一错综的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地带,有着特异的深层过程和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起伏的构造研究 [J].
滕吉文 ;
王夫运 ;
赵文智 ;
赵金仁 ;
李明 ;
田小波 ;
闫雅芬 ;
张永谦 ;
张成科 ;
段永红 ;
杨卓欣 ;
徐朝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753-1766
[2]   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隆升与断陷过程 [J].
马寅生 ;
赵逊 ;
赵希涛 ;
吴中海 ;
高林志 ;
张岳桥 ;
赵汀 ;
吴珍汉 ;
扬守政 .
地球学报, 2007, (03) :219-233
[3]   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开发 [J].
滕吉文 .
地质通报, 2006, (07) :767-771
[4]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J].
张岳桥 ;
施炜 ;
廖昌珍 ;
胡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39-647
[5]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6]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赵兴国 ;
周肃 ;
吴宗絮 .
地学前缘, 2006, (02) :105-119
[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转型与减薄研究若干问题 [J].
周新华 .
地学前缘, 2006, (02) :50-64
[8]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 [J].
邓军 ;
王庆飞 ;
黄定华 ;
高帮飞 ;
杨立强 ;
徐浩 .
地学前缘, 2005, (03) :91-99
[9]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 [J].
嘉世旭 ;
张先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11-620
[10]   内蒙古阴山地区特异区域重磁场与深部构造 [J].
王谦身 ;
滕吉文 ;
王光杰 ;
徐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31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