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1970-2010年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29
作者
杨强 [1 ,2 ]
覃志豪 [2 ,3 ]
王涛 [4 ]
王倩倩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3]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年际变化; 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气候突变分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5.004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榆林位于陕西省黄土高原和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的交接地带,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为探讨榆林地区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基于1970-2010年气象资料,对榆林地区5个气象指标(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进行空间插值,进而分析了各指标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即趋势变化、周期性变化、突变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地区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春季和冬季的气温增幅对全年的增温贡献较大;降水量波动变化较大,夏季降水量减少比其他季节明显。20世纪80年代的降水量较大,90年代前期和中期降水量减少,而90年代后期降水量出现了回升趋势;41 a来的太阳辐射呈现下降的趋势,夏季太阳辐射的减少对全年太阳辐射的减少贡献较大。5个气象指标的周期性变化在大时间尺度上(如25~32 a)变化比较稳定,在小时间尺度上差异比较明显;降水量和平均最低气温在三类时间尺度(如5~15 a、15~25 a和25~30 a)上的周期比较明显。另外,除春季降水量外,其他季节的气象因子在1970-2010年期间变化频率有增加、时间间隔减少的趋势,说明最近10~20 a榆林地区气候变化比较活跃。对榆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揭示气候变化下榆林地区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当地政府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地理学数学方法.[M].刘贤赵; 张安定; 李嘉竹;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 [2]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汤国安;杨昕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 [3] 江汉平原区域降水与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罗启华
    郭生练
    李天元
    伏琳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 28 (03) : 10 - 14
  • [4] 1961—2008年华南地区极端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伍红雨
    杜尧东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1) : 2241 - 2248
  • [5] 乌鲁木齐河流域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
    李瑞雪
    张明军
    金爽
    熊友云
    刘园园
    [J].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 243 - 250
  • [6] 闽江口湿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丽纯
    陈家金
    陈惠
    杨凯
    林晶
    潘卫华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7) : 245 - 249
  • [7] 河北省近四十年(1965-2005)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李春强
    杜毅光
    李保国
    范增禄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7) : 1 - 7
  • [8] 近50年来西北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
    姚玉璧
    肖国举
    王润元
    张秀云
    [J].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 159 - 165
  • [9] 近55年中国大陆气温突变的区域特征和季节特征
    向辽元
    [J]. 气象, 2006, (06) : 44 - 47
  • [10] 内蒙古东部近54年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白美兰
    郝润全
    邸瑞琦
    高建国
    [J]. 气象, 2006, (06) : 31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