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茶稻间作系统的生态结构特征及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15
作者:
黄义德
张玉屏
黄文江
程希武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
来源:
关键词:
茶稻间作;
生态结构;
生理特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9.0145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茶稻间作系统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茶园,且上、下2 层空间分布合理,水稻生长前期形成上部茶冠和下部水稻的生态边界层,生长后期则形成上部水稻和下部茶冠的生态边界层,有利于系统对光、热、水、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比之于单作茶园,茶稻间作系统内盛夏期相对光强减弱357 % ,午后温度降低09 ~19 ℃,相对湿度增加7 % ,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较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新梢生长速率有所提高.茶稻间作系统中的水稻比水田水稻水分利用率高,边际效应显著,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59 / 56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