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中的本人可归责性问题研究

被引:31
作者
王浩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表见代理; 履行责任; 可归责性; 代理权通知; 意思表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于表见代理中的本人可归责性判断问题,德国、日本法有一种值得关注的重要思想,即可归责性与本人的代理权通知(代理资格证明)有关,而对代理权通知,应类推适用民法有关意思表示效力的规则。于是,在具体案件中,本人是否具有可归责性,民法关于意思表示效力的规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我国《合同法》、《民法通则》也存在与《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类似的意思表示效力的规定,但鲜有学者将表见代理的归责问题与意思表示效力的规定联系起来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D].吴国喆.中国政法大学.2006, 10
  • [3] 论表见代理
    奚晓明
    [J]. 中外法学, 1996, (04) : 28 - 34
  • [4] 民法总论专题.[M].杨代雄;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 [5] 民法总论.[M].刘凯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6] 最新日本民法.[M].渠涛编译;.法律出版社.2006,
  • [7] 德国民法典.[M].陈卫佐译注;.法律出版社.2006,
  • [8] 民商事审判指导.[M].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 [9] 民法总论.[M].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2004,
  • [10] 民法总论.[M].梁慧星; 著.法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