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气藏连通性及配产研究中的应用——以涠洲12-1油田和东方1-1气田为例

被引:12
作者
黄保家
李旭红
陈飞雄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关键词
气相色谱指纹; 碳同位素指纹; 油藏连通性; 油气田配产; 涠洲12-1油田; 东方1-1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2 [地球化学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气相色谱指纹及碳同位素指纹分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原油的全烃气相色谱指纹化合物组成或者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示踪油藏储层的连通性 ,精确计算多层混采中不同单层的产量贡献以及监测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文中利用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及天然气碳同位素指纹技术 ,结合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油层压力测试数据 ,对北部湾盆地涠洲 12 1油田北块及莺歌海盆地东方 1 1气田储层连通性进行了研究 ,并依据不同油气层的全烃气相色谱指纹或碳同位素指纹的差异 ,对涠洲 12 1油田中块 Ⅳ、Ⅵ 油组及东方1 1气田 Ⅱ下 、Ⅲ 气组混层开采的产量分配进行了计算 ,从而为上述两油 (气 )田的生产井网部署以及生产后期开采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用族组成和全烃色谱确定原油单井产能配比 [J].
冯子辉 ;
张居和 ;
关秋华 .
石油仪器, 1999, (02) :40-42+52
[2]   地球化学在油藏评价和油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J].
张枝焕 ;
王铁冠 ;
常象春 .
世界地质, 1998, (03) :41-48
[3]   一种新的测量产液剖面的方法研究──有机地化色谱指纹法 [J].
何文祥 ;
王培荣 ;
呼舜兴 ;
尹成学 .
断块油气田, 1996, (05)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