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气源岩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兆云
赵文智
王云鹏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广州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源岩; 生气有效性; 评价指标; 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成熟度相对较低的灰岩酸溶残渣与原样人工配比试样 ,进行生排烃模拟实验的实验方法 ,弥补了中国缺乏高有机质丰度、低成熟烃源岩样品的不足 .配置的 10个样品有机碳变化范围为 0 .15 %~ 0 .74 % ,热解数据和高温高压开放体系生排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海相碳酸盐岩发生显著生排烃有机碳的下限值为 0 .2 3%~ 0 .31% .另外 ,结合对中国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和华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的有机碳数值分析 ,以及这些气源岩对已发现气藏的贡献研究 ,提出有机碳 0 .3%为碳酸盐岩气源岩的评价指标 .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戴金星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 3 - 14
  • [2]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
    王飞宇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534 - 547
  • [3] 田吉兹、尤罗勃钦碳酸盐岩油气田石油地质考察及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启示和建议
    邱中建
    张一伟
    李国玉
    梁狄刚
    吴奇之
    王招明
    刘军
    [J].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1) : 49 - 56+5
  •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J].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 1 - 5+95
  • [5]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J]. 石油学报, 1994, (02) : 1 - 10
  • [6]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M].戴金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7]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M].赵文智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 [8] 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成藏物理化学模拟研究.[M].李剑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 [9] 我国煤系的气油地球化学特征、煤成气藏形成条件及资源评价.[M].戴金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 [10] 碳酸盐岩生烃与长庆气田气源.[M].夏新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