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型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遗传机理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陶丹,佟明耀,申斯乐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哈尔滨东北农学院
关键词
“T”型胞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
D O I
10.13327/j.jjlau.1994.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试验用“T”型胞质不育系、对应保持系及恢复系为材料进行了两个问题的研究,即杂种优势的表现及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个性状上,平均优势普遍存在,超亲优势也较为明显,但超标优势较低。这种“超亲容易超标难”的现象是影响杂种小麦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总遗传方差中,加性效应方差与非加性效应方差所占的比重因性状不同而有异,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产生杂种优势,但加性效应产生杂种优势有限,而非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型杂种小麦优势及主要性状亲子关系的研究 [J].
魏正平 ;
翟玉洁 ;
刘树人 ;
洪霞 ;
金振江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4) :82-89
[2]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