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51
作者
孙元明
机构
[1] 重庆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者; 行动群众; 下层知识分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立足于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归纳梳理。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存在着"非直接利益者"参与愈来愈多、组织化倾向日益明显、"行动群众"日益增多和"怨恨变量"日益增长等趋势,而"下层知识分子"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社会冲突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是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应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分析和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 [J].
王战军 .
政法学刊, 2006, (05) :9-13
[2]   中国青年失业趋势预测 [J].
刘帆 ;
修晶 ;
毕先萍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6, (03) :1-7
[3]   增强应变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关于突发事件防范的思考 [J].
孙恪廉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 (02) :30-32
[4]   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 [J].
陈晋胜 ;
张涛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3-56
[5]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J].
于海达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81-82
[6]   浅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预防处置对策 [J].
冯林 .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2) :61-64+92
[7]   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 [J].
范明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 (01) :59-65
[8]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 [J].
萧功秦 .
战略与管理, 1998, (05) :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