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学生及教育对策

被引:22
作者
倪海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湖北武汉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 归因; 自我效能; 教育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2 [学习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 ,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这种现象是由赛利格曼通过实验在狗的身上发现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具体到学生身上 ,表现为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和消极的定势等心理特征。这一现象形成可归于外部因素 ,但更重要的应归于内部社会学习机制的作用。对于“习得性无助”学生 ,教师应采取的主要教育对策有 :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创设良好班级学习气氛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J].
俞国良 ;
翁亚君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02) :54-59
[2]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著;周朗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  
教育心理学.[M].张春兴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社会心理学.[M].石秀印等编著;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  
儿童社会化.[M].周宗奎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