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地区地壳构造与地震

被引:7
作者
汤永安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拗陷; 中新生代; 沉积厚度; 晚第三纪; 凹陷; 地质构造; 地层厚度; 上第三纪; 隆起区; 地壳构造; 地震; 隆起带;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中生代沉积; 鲁中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用二度体正、反演法计算了东经120°以西的山东地区莫霍面深度,给出了认为比较可信的鲁中南地区奠霍面等深度图。在对比了本区地壳构造、地势、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构造和地震之间的关系之后,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关联现象。如环山地震带的存在,地震发生在地幔相对隆起区内部及其边缘,地震强度的分布与地幔隆起的幅度有对应关系,而地幔相对隆起区对应着地势上的相对低洼和中新生代的张性断陷盆地。用相对均衡异常计算方法,初步检验了莒县—郯城地幔局部隆起带处于正均衡异常状态。指出:地震与地幔的隆起作用有关,其强度与场所取决于地幔隆起作用的强度或隆起速度的差异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洋脊中轴裂谷地形的动力学描述 [J].
李荫亭 ;
关德相 ;
薛恩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289-298
[2]   根据重力资料探讨北京—天津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构造 [J].
刘元龙 ;
王谦身 ;
赵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1) :9-17
[3]   莫霍界面的重力补偿和地壳结构的基本模式 [J].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