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堆城超大型钼矿床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及成矿流体来源

被引:11
作者
孙晓明
任启江
杨荣勇
徐兆文
刘孝善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关键词
水/岩反应; δD-δ18O同位素交换模型; 成矿流体来源; 金堆城超大型钼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