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式扶贫到协同式扶贫:中国扶贫的演进逻辑——兼论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

被引:31
作者
刘俊生
何炜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协同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 协同理论; 贫困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参与式扶贫和协同式扶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扶贫模式。参与式扶贫源于西方发展理论,强调扶贫对象的参与。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上的瑕疵和实践上的"久扶不脱贫"的贫困治理困境,发展进程极为缓慢,逐渐被协同式扶贫所取代。协同式扶贫是一种理想的扶贫模式,强调扶贫主体的多元化、扶贫目标的一致性、扶贫系统的开放性、扶贫过程的动态性和扶贫行动的合作性。无论从扶贫主体、扶贫内容还是扶贫方式来看,协同式扶贫与参与式扶贫相比,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协同式扶贫在扶贫过程中有利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现行的精准扶贫将逐渐走向协同式精准扶贫。实现协同式精准扶贫,需要扶贫信息的协同、扶贫制度的协同、扶贫文化的协同和良好社会资本的培育。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的协同效应,实现贫困治理绩效的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协同学.[M].(德)哈肯(Haken; H.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
[4]   多元协同精准扶贫:理论分析、现实比照与路径探寻——一种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视角 [J].
何炜 ;
刘俊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 (06) :122-128
[5]   贫困地区多元协同扶贫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 [J].
靳永翥 ;
丁照攀 .
探索, 2016, (06) :78-86
[6]   协同治理理论探析 [J].
李汉卿 .
理论月刊, 2014, (01) :138-142
[7]   农村贫困地区参与式扶贫模式的优化策略 [J].
李红琴 .
农业经济, 2013, (08) :53-54
[8]   参与式发展:科学还是神化? [J].
毛绵逵 ;
李小云 ;
齐顾波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2) :68-73
[10]   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分析——以甘肃省麻安村为例 [J].
楚永生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