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湿地底栖动物多样性特征与遗鸥繁殖期觅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0
作者:
刘文盈
[1
]
张秋良
[1
]
邢小军
[2
]
包小峰
[2
]
苏雅拉
[2
]
白兆勇
[2
]
任永琪
[2
]
高润宏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2]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自然保护局
来源:
关键词:
盐沼湿地;
底栖动物;
遗鸥;
相关;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4.001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遗鸥是蒙古高原荒漠—半荒漠生态条件下的特有鸟种,是国际公认的濒危鸟种,具4个相对独立的繁殖种群,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春、夏季主要栖息、繁殖地是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湿地,2006年遗鸥的繁殖地在湿地的红碱淖尔湖,所以4月-10月对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湿地的红碱淖尔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及月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并且对水生昆虫的成虫和幼虫的蜕皮壳数量进行调查,以及对遗鸥在春、夏季繁殖期的觅食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碱淖尔的底栖动物种类少,只有9种,且都是水生昆虫,豆娘和摇蚊是优势种,占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90%以上。遗鸥食物种类少,繁殖地生态环境脆弱,典型相关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豆娘幼虫是遗鸥繁殖期间的主要食物,5~7月高峰期的摇蚊幼虫是遗鸥重要的食物补充来源。遗鸥与豆娘幼虫、遗鸥与摇蚊幼虫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种群数量存在着消长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