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

被引:89
作者
胡智锋 [1 ,2 ]
刘俊 [3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
[2] 《现代传播》
[3]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传媒; 国际传播; 软实力; 问题;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前中国传媒在提升国际传播力的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尚难以打破,这种现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际地位极不相符,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认为,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力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在以下四个维度上下功夫:在传播主体维度,需要淡化官方身份和背景的主体形象,突出民间、行业、专业的主体身份与形象;在传播诉求维度,需要从以单一"宣传"目标为主导的诉求,逐步走向以"传播"目标为主导;在传播渠道维度,需要从单一扁平传播渠道,走向多媒体渠道融合的立体传播;具体到电视节目传播类型的维度,需要从盒带式专题节目推送这"一架马车",逐步走向纪录片、电视剧、电视新闻"三驾马车"并举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4+126 +12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道与法: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2013《现代传播》年度对话 [J].
苗棣 ;
刘文 ;
胡智锋 ;
刘俊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1) :1-7
[2]   2012年中国电视文艺的几大亮点及几点思考 [J].
胡智锋 ;
刘俊 .
艺术百家, 2013, 29 (01) :42-47
[3]   理念·人才·渠道——基于《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国际化报道策略分析 [J].
刘俊 .
电视研究, 2012, (09) :16-17
[4]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 [J].
叶皓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 34 (06) :11-19
[5]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J].
刘笑盈 .
对外传播, 2009, (02) :20-21
[6]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 [J].
胡智锋 ;
周建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4) :1-6
[7]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J].
高飞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 (03) :105-112
[8]   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 [J].
陆地 ;
高菲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53-57
[9]   略论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 [J].
段京肃 .
国际新闻界, 2001, (02) :5-10
[10]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M].胡正荣; 关娟娟; 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