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被引:6
作者
刘慧 [1 ,2 ]
潘志华 [1 ,2 ]
周蒙蒙 [1 ,2 ]
张璐阳 [1 ,2 ]
安萍莉 [1 ,2 ]
潘学标 [1 ,2 ]
妥德宝 [2 ]
赵沛义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农业部呼和浩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退耕方式; 生态系统健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为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天然草地、退耕还灌地(柠条地)、退耕还草地(苜蓿地)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评价方法,选用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从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三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具有最高的活力和组织力;两种退耕方式对生态系统活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退耕还灌较退耕还草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退耕还草比退耕还灌消耗更多的土壤水分;两种退耕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显著。从水分涵养的角度看,当前退耕还灌较退耕还草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9+192 +1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王莉 ;
张强 ;
牛西午 ;
杨治平 ;
张建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53-56
[2]   青海湖鸟岛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顺忠 ;
陈桂琛 ;
柏玉平 ;
周国英 ;
孙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186-188
[3]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的成因、过程和防治对策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中国沙漠, 2000, (S1) :23-29
[4]  
A Dual-Perspective Model of Agroecosystem Health: System Functions and System Goals[J] . Larry Haworth,Conrad Brunk,Dave Jennex,Sue Arai.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 1997 (2)
[5]   ECOSYSTEM BEHAVIOR UNDER STRESS [J].
RAPPORT, DJ ;
REGIER, HA ;
HUTCHINSON, TC .
AMERICAN NATURALIST, 1985, 125 (05) :617-640
[6]  
武川县生态系统水分平衡状况及生态恢复对策研究 .2 紫檀. 中国农业大学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