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对桉树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107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陈放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北京,成都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连栽; 维持机制; 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假说;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17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时空序列和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桉树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连栽导致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减少,在667 m2样方内,第2代林的植物种类比第1代林减少了54.43%;对18块4 m2样方监测(1998~2003年)结果,第2代林植物多样性比第1代林减少了50%,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比第1代林减少39.39%和17.76%.桉树人工林连栽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特征.不同连栽代数群落的生活型谱存在明显差异,第1代林以小高位芽、藤本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为主,而第2代林则以草本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为多;第1代林的k-对策种和r-对策种分别为69.32%和30.68%,第2代林则分别是47.83%和52.17%,可见连栽使草本植物、地上芽植物和r-对策种的数量增加,木本植物和k-对策种的数量减少.可以认为,土壤中种子库和营养体对物种多样性维持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桉树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假说.在一个经营周期内(6~7年),桉树人工林维持的植物多样性的高低取决于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的丰富程度,高强度干扰的连栽方式使某些高竞争力的物种或仅以种子(果实)传播的物种丧失,造成下一代林地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多样性的降低,从而使连栽林地的物种多样性逐代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667 / 16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经营 [J].
温远光 ;
刘世荣 ;
陈放 .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5, (01) :13-18
[2]   物种多样性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 [J].
冯耀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853-857
[3]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陈秋波 .
热带作物学报, 2001, (04) :82-90
[4]   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J].
杨跃军 ;
孙向阳 ;
王保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304-308
[5]   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 [J].
赵平 ;
彭少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2-136
[6]   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的评价 [J].
项东云 .
广西林业科学, 2000, (02) :57-64+86
[7]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J].
叶万辉 .
生物多样性, 2000, (01) :17-24
[8]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J].
余雪标 ;
钟罗生 ;
杨为东 ;
龙腾 .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01) :66-72
[9]  
Vegetation science concepts I. Initial floristic composition, a factor in old-field vegetation development with 2 figs[J] . Frank E. Egler.Vegetatio Acta Geobotanica . 195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