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污染水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2
作者
林泰禧
董宝贤
刘竹伞
敦婉如
孙鹤鵾
孔霭霞
机构
[1] 山东海洋学院
[2] 青岛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3] 莱阳农学院
关键词
回复突变; 四分体微核; 生物监测; 甲醛;
D O I
10.13671/j.hjkxxb.1986.01.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研究甲醛污染的淡水和海水对细菌、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学效应。甲醛的毒害作用是显著的。含0.036—0.36%甲醛的纯水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100的回复突变,含0.036%、0.0036%、0.00036%甲醛的水溶液行短期(6h)处理紫露草花枝基部,24h休复后发现四分体细胞中微核率显著增高。含0.0018%、0.0036%、0.018%甲醛的水处理蚕豆根,引起根尖细胞中微核率明显增高。0.00018%甲醛的海水使马粪海胆幼虫在45min内死亡。0.0072%甲醛的海水使该幼虫在2min内死亡。0.0072%甲醛的海水能使贻贝担轮幼虫在5min内死亡。0.00018%甲醛的海水使贻贝幼虫在48h内死亡。0.000108%甲醛的海水使马粪海胆幼虫在72h内死亡。实验证明蚕豆根尖细胞和海胆幼虫是良好的监测淡水与海水污染的材料,甲醛能引起DNA中碱基对置换突变。甲醛在海水中产生增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三种环境化学诱变剂对紫露草微核率的影响 [J].
刘竹伞 ;
董宝贤 ;
林泰禧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83, (04) :43-44+27
[2]   强烈的环境诱变剂—平阳霉素 [J].
王钦南 ;
艾先元 ;
周祉祯 .
环境科学学报, 1981, (03) :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