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新突破口——论成渝昆贵宜“四点一核”经济圈的构建

被引:6
作者
方行明 [1 ]
黄书雷 [1 ]
魏静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成渝昆贵经济圈; “四点一核”; 宜宾市; 新特区; 西部大开发;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西部地区增长极或经济圈的打造是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及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重要推手。目前,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昆明和贵阳4市正在建设城市之间的高铁,预计"十三五"末至"十四五"初全部建成,届时,4个大都市之间通车时间将缩短到两小时左右,4大都市将出现"同城化"的壮举,而连接4市的高铁交通动脉,如成贵、渝昆、成昆高铁均要经过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宜宾,宜宾成为连接4市的高铁交通枢纽,其区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大幅上升。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伴随高铁建设形成的新的地缘经济优势,将会促使中国西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提出成渝昆贵宜"四点一核"经济圈的构建,并建议把这一经济圈(区)的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把这一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宜宾市设立为"新特区",以加快这一经济圈的中心的发展,产生4市辐射宜宾,而后宜宾反辐射4市的良性循环。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新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J].
蒲丽娟 .
时代金融, 2016, (20) :36-37
[2]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究——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J].
孙超英 ;
张华泉 ;
林德萍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36-40+77
[3]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 [J].
李梦宇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5) :47-51
[6]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 打造西部开发升级版 [J].
王伶雅 .
大陆桥视野, 2015, (03) :78-79
[7]   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其产业差异——基于空间计量的比较分析 [J].
张志 ;
周浩 .
财经研究, 2012, 38 (03) :124-134
[8]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张浩然 ;
衣保中 .
经济学家, 2012, (02) :61-67
[9]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铁路提速的证据 [J].
周浩 ;
郑筱婷 .
世界经济, 2012, 35 (01) :78-97
[10]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耿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