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和土壤的泾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水效益分析

被引:9
作者
毕晓丽 [1 ,2 ]
葛剑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保水效益; 植被生态系统; 地形; 土壤; 泾河流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05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植被保水效益是黄土高原地区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忽略,在环境均质的假设下进行小尺度的试验研究。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考虑土壤、地形等因子,分析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植被保水效益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植被平均每年可以保持的水量是3.92×108m3,占泾河流域把口站的流量的1/3;总的保水量大小为草地>农田>森林>灌丛,不同植被类型平均保水效益为农田>森林>灌丛>草地,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栅格单位的(30m),而前人则是基于点数据的;土壤类型在决定植被保水效益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更客观地反映了流域内植被保水能力及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农业气象学原理的林地生态需水量估算——以泾河流域为例 [J].
闵庆文 ;
何永涛 ;
李文华 ;
李贵才 .
生态学报, 2004, (10) :2130-2135
[2]   基于地形和主风向效应模拟山区降水空间分布 [J].
孙鹏森 ;
刘世荣 ;
李崇巍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10-1915+2093
[3]   基于GIS/RS的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Ⅱ模型的校检与应用 [J].
郑红星 ;
王中根 ;
刘昌明 ;
赵为民 .
水科学进展, 2004, (04) :506-510
[4]   大尺度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其与GIS集成 [J].
孙鹏森 ;
刘世荣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15-2124
[5]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J].
刘世荣 ;
孙鹏森 ;
温远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6-22
[6]   基于DEM的水文物理过程模拟 [J].
任立良 ;
刘新仁 .
地理研究, 2000, (04) :369-376
[7]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韩仕锋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5) :13-16
[8]  
中国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程积民,万惠娥著, 2002
[9]   China. [J].
Wei, G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04, 63 (02) :495-496
[10]  
Ecosystem functions,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 a case study in Xingshan County of China[J] . Zhongwei Guo,Xiangming Xiao,Yaling Gan,Yuejun Zheng. &nbsp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