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被引:22
作者
张卓然
唐晓岚
贾艳艳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关键词
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 人文保护地; 空间分布; 长江中下游;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70524.022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保护地是我国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基于保护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的差异性,借助Arc GIS、SPSS软件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类国家级保护地形式为研究对象,引入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及Kernel核密度指数分析长江中下游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自然与人文保护地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地总体趋于集聚分布,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邻近点指数R>1,趋于均匀分布,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均呈集聚分布。省域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江苏最高,江西最低;各类型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相差不大,分布较为均衡。自然保护地分布形成环太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长沙都市圈4个高密度地区;人文保护地高密度地区集中在浙江、安徽和江苏3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受资源禀赋影响最大,而人文保护地与城市发展状况关系紧密。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开发的基础制度作用 [J].
盛科荣 ;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1) :44-50
[2]   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均衡性关系研究 [J].
旷开金 ;
刘金福 ;
徐道炜 ;
黄嘉航 ;
洪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12) :79-84
[3]   不同尺度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模分布特征探究 [J].
蔡秋阳 ;
高翅 .
中国园林, 2015, 31 (12) :87-91
[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旅游潜力分析 [J].
付励强 ;
宗诚 ;
孔石 ;
马建章 .
野生动物学报, 2015, 36 (02) :218-223
[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伯华 ;
尹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89-194
[6]   陕西省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水利旅游空间体系构建 [J].
韩洁 ;
宋保平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66-172
[7]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J].
吴佳雨 .
地理研究, 2014, 33 (09) :1747-1757
[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程乾 ;
凌素培 .
地理科学, 2013, 33 (10) :1166-1172
[9]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 [J].
潘竟虎 ;
李俊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1) :55-66
[10]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J].
李亚娟 ;
陈田 ;
王婧 ;
汪德根 .
地理研究, 2013, 32 (08) :1477-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