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雪层层位跟踪法研究暖型成冰作用的年限——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被引:19
作者
尤晓妮
李忠勤
王飞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冰芯与寒区环境实验室
关键词
1号冰川; 成冰年限; 层位跟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降雪通过冷型或暖型成冰作用转化为冰川冰,中国冰川以暖型成冰作用为主.利用在雪层中插置竹板,通过竹板进行层位跟踪的方法,历时24个月连续观测,研究了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m)降雪演化为粒雪冰的时间问题.结果表明:夏季,新雪转化为细粒雪约需要7 d,细粒雪转化为粗粒雪约20 d到3个月;同样的转化在冬季分别需要约2.5个月和2~4.5个月.粗粒雪转化成粒雪冰的时间大约40个月.由此得到该处新雪演化为粒雪冰历时约41~47个月.8~9月为雪粒演化的主要成冰期.不同层位雪层的密实成冰速率因粒雪性质和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融水是影响成冰时间及成冰量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达索普冰川海拔7100m处气泡封闭过程研究
    徐柏青
    姚檀栋
    [J]. 冰川冻土, 1999, (02) : 120 - 124
  • [2] 中国境内又一种新成冰作用的发现
    姚檀栋
    蒲健辰
    王宁练
    田立德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8, (01) : 94 - 97
  • [3]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研究
    刘潮海
    谢自楚
    王纯足
    [J]. 冰川冻土, 1997, (01) : 19 - 26
  • [4]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透底冰芯地层及冰结构分析
    王晓军
    韩建康
    谢自楚
    [J]. 冰川冻土, 1996, (04) : 51 - 57+59-60
  • [5]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中的现代大气环境记录
    李忠勤
    姚檀栋
    谢自楚
    L.G.Thompson
    J.Dai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4, (23) : 2200 - 2201
  • [6] 南极冰盖表面层内雪的密实化过程
    秦大河
    [J]. 冰川冻土, 1987, (03) : 193 - 198+201
  • [7] 南极洛多姆冰帽的成冰作用和冰结构研究
    谢自楚
    [J]. 冰川冻土, 1984, (01) : 1 - 23+99
  • [8] 中国冰川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施雅风主编, 2000
  • [9] 中国冰川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