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输导体系分析

被引:11
作者
秦长文
庞雄奇
李宏伟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关键词
台北凹陷; 侏罗系; 油气输导体系; 断层; 储集体; 层序界面; 优势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吐哈盆地是一个陆相的前陆盆地,构造较复杂,沉积多旋回。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可将侏罗系划分为7个层序,断层、储集层和层序界面组成了台北凹陷侏罗系的油气输导体系。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层序SQ1、SQ2、SQ3、SQ4 和SQ5 的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SB1、SB2、SB3、SB4 和SB5 层序界面可以作为油气横向运移的优势通道。侏罗系输导体系对台北凹陷油气田(藏)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输导体系附近是进一步寻找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19 +19-1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油源浅析 [J].
卫延召 ;
戴金星 ;
赵长毅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91-194
[2]   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相带与砂体的展布特征 [J].
李文厚 ;
柳益群 ;
冯乔 ;
王武和 ;
杨珍祥 ;
李华明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7, (02) :168-172
[3]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
[4]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
[5]  
吐哈盆地煤系油气田形成和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涛,赵文智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