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何咏松
吴仁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SI); 假自交亲和性(PSC); 配子体不亲和性(GSI); 判别函数方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中探讨了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和遗传特征。结果得出:1.苜蓿自交结荚百分率为0~92%,平均为27.6%。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在群体中呈连续、偏态分布。2.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主要发生在雌蕊组织下部(子房及子房腔)。3.确定自交不亲和或自交亲和性的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04x1—0.5228x2+0.61173。4.苜蓿自交不亲和性受单位点、复等位基因控制,并具有CSI遗传特点。5.S基因与过氧化物同工酶基因(Prxl)为连锁,两者间重组值为27%。6.PSC的遗传力h2=62%,选择无论对亲和性和不亲和性均为有效。根据本试验结果讨论了苜蓿SI的测度指标、授粉方式及不亲和性的数量差异问题,并探讨了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种的分类差异,认为两者理应属同一种或种内不同生态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982: Genetical control of self-inoompatibility of Red-Osier Dogwood, J. Hummel,R.L. Heredity .
[2]  
1955: Flower Color inheritance in diploid and tetraploi alfalfa, Can. Twamley,B.E.et al. J.Agri.Sci .
[3]  
ct al, 1981: Variability of seed set in alfalfa and correlation with some pollen and ovule charaeteristics, Can. Grugris,R.Y. J.Pl.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