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50
作者:

张立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单福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风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叶志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
[1]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雄性不育;
育性;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10,与两个恢复系(BY149和O201)配制的2个杂交组合的亲本P1、P2、F1、F2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组合F2的育性(结实率)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最适遗传模型均为E-1,即育性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在两个组合中分别为-10.626、-10.068和-14.659、-14.655,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25%和40%。两个组合的多基因加性效应分别为-6.225和5.025,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16.67%和13.33%。两个组合的主效基因表现类似,但多基因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环境对育性的影响较大,二系杂交小麦组合的育性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53 / 15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三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4) : 372 - 378曾红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刘宜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尹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邹国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彭志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杨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黄永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陈春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
- [2] 不同基因源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遗传背景下F2育性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J]. 作物研究, 2004, (02) : 63 - 67向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李必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 [3] 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变异及遗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 5 - 8马翎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宋喜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胡银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普通小麦PTS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 47 - 50宋亚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陈天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雷国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耿东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路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5] 两极光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337S的选育[J].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05) : 13 - 16荣德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沙洋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沙洋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郭拥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沙洋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周世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沙洋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
- [6] 冬小麦温敏型雄性不育系LT-1-3A选育及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J]. 核农学报, 2001, (02) : 65 - 69赵凤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衡水李慧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衡水李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衡水
- [7] 光敏核不育水稻恢复基因对数和等位性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06) : 449 - 453谢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遗传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24 - 27杨友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何觉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罗红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刘雄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 [9] 利用P1F1P2和F2或F2∶3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6 - 9章元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张孟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 [10]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及等位性的初步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 1997, (03) : 3 - 4周元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潘润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林荔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祁建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李维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