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不同生育期生态用水量变化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杰 [1 ]
李栋梁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生态需水量; 生育期;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不同农作物、森林等植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张掖和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估算了3~10月各旬平均的作物生态需水量,分析了张掖人工绿洲近20 a来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面积、作物以及下游天然绿洲的生态需水量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绿洲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了26.6%。通过对黑河流域中游人工绿洲和下游天然绿洲逐旬生态需水量的估算发现,人工绿洲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与下游天然绿洲的生态需水量在生育期上不同步,小麦、玉米需水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用水量分别为6.14 mm/d和8.6 mm/d;天然绿洲的需水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为8 mm/d。张掖人工绿洲的区域平均生态需水量高峰在6月中旬,为6.37 mm/d,天然绿洲的需水高峰在8月下旬,区域最大需水量为6.06mm/d。对于整个流域,最大需水量高峰在6月中下旬,为6.03 mm/d。中游人工绿洲与下游天然绿洲生态用水的时间差,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额济纳胡杨林生长规律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J].
王立明 ;
张秋良 ;
殷继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2) :94-99
[2]   干旱区受水资源胁迫的下游绿洲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以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为例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64-568
[3]   干旱内陆流域生态需水量及其估算──以黑河流域为例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2002, (02) :33-38
[4]   干旱区内陆平原地下水持续下降及引起的环境问题——以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J].
丁宏伟 ;
张举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3) :71-75
[5]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王建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1, (04) :360-366+466
[6]   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 [J].
陈丽华 ;
王礼先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4) :161-164
[7]   植被生态建设与生态用水——以西北地区为例 [J].
王礼先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3) :5-7
[8]   黑河流域土地荒漠化及其变化趋势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1999, (04) :72-78
[9]   近50a来黑河流域水文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1998, (03) :43-48
[10]   河西地区黑河流域绿洲蒸发力特征及其计算方法 [J].
吴敬之 ;
王尧奇 ;
高洪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4, (03)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