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海链藻(Thalassiosira diporocyclus Hasle)赤潮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陈善文
高亚辉
杜虹
董巧香
黄长江
机构
[1] 汕头大学水生生物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
[2] 厦门大学生物系
[3] Aquaculture Research Station
[4] Louisian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5]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griculture Center
[6] 汕头大学水生生物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 汕头
[7] 厦门
[8] 汕头
[9] Baton Rouge
[10] Louisiana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赤潮; 双环海链藻(Thalassiosiradiporocyclus); 南澳岛; 厄尔尼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 0 1— 2 0 0 2年的秋冬季节 ,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澳岛周围海域突发了双环海链藻赤潮 ,该赤潮藻及其赤潮在中国都是首次记录。该赤潮藻以实心胶质块的群体形式出现 ,其群体一般呈球形或椭球形 ,常为茶褐色 ,大小不一 ,直径多数在 2— 3mm之间 ,最小的不到 0 1mm ,最大的约有 5mm。胶质块由双环海链藻和数种羽纹硅藻组成 ,前者分布于外层 ,后者包埋其中。双环海链藻的细胞密度最大达 1 75× 10 7cells/L ,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 78 8%。如把包埋其中的羽纹硅藻考虑进去 ,赤潮藻胶质块的组成细胞总密度则高达 2 2 8× 10 7cells/L以上 ,占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 95 9%。赤潮藻的密度由湾内向外海呈显著递减趋势 ,与营养盐的平面分布格局相反。该赤潮起源于外海 ,赤潮发生机制可能与 2 0 0 1— 2 0 0 2厄尔尼诺年导致的水温异常升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J].
杜虹 ;
黄长江 ;
陈善文 ;
朱琳 ;
张瑜斌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04-617
[2]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J].
黄长江 ;
陈善文 ;
何歆 ;
杜虹 ;
朱琳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3, (02) :117-130
[3]   2000~2001年粤东柘林湾营养盐分布 [J].
周凯 ;
黄长江 ;
姜胜 ;
杜虹 ;
董巧香 .
生态学报, 2002, (12) :2116-2124
[4]   2001年中国海海浪分析及2002年中国海海浪预测 [J].
许富祥 .
海洋预报, 2002, (04) :33-37
[5]   1997年底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与生态学特征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郑磊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581-590
[6]  
海洋生态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沈国英, 1990
[7]  
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 上海科学出版社 , 金德祥等著, 1965
[8]  
Identifying marine phytoplankton .2 Hasle G R,Syvertsen E E. Academic Pres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