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利及其道德基础

被引:5
作者
詹世友
机构
[1] 上饶师范学院
关键词
权利; 观念化; 道德基础; 权利的层次;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B82-02 [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平等权利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普遍存在,其客观社会基础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人伦关系的确立,从而客观上要求人们公平地对待对方,而权利是每个人的意志自由能够并存的条件,从而伴随着人们彼此负有的同等义务。权利概念经历着一种观念化的过程,并且必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道德基础。同时,权利必然是分层次的,即形而上学层次、日常交往层次、共同体生活层次、国家政治生活层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每个人的政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汀阳, 2010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3]  
认真对待权利[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 德沃金, 2008
[4]  
社会正义要素[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英)伦纳德·霍布豪斯著, 2006
[5]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6]  
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加)威尔·金里卡(WillKymlicka)著, 2005
[7]  
追寻美德[M]. 译林出版社 , (美) 麦金太尔 (Macintyre, 2003
[8]  
实用主义、权利和民主[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贝思·J.辛格(BethJ.Singer)著, 2001
[9]  
法律的文化解释[M]. 三联书店 , 梁治平 编, 1998
[10]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 商务印书馆 , (德) 叔本华 (Schopenhauer,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