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的内在二维图式——以北京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为例

被引:18
作者
郭星华 [1 ]
邢朝国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内在二维性; 北京市农民工;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提出社会认同内在二维性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认同不是同质线性的,而是在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即对社会群体本身的认知与评价以及对自身与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与评价。这两个维度并不一定同时变化,且变化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文章认为社会认同的这种内在二维性是导致个体社会认同的张力和矛盾性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北京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状况进行分析,尝试勾勒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图式,并以此说明社会认同的内在二维性问题。结果显示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并不是单维度线性的,而是具有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图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J].
张莹瑞 ;
佐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475-480
[2]   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 [J].
周明宝 .
社会, 2004, (05) :4-11+23
[3]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唐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S1)
[4]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5]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6]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方文,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