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演变中的社会治理变革

被引:6
作者
张康之
张乾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新市民社会; 国家主义; 后国家主义;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形成市民社会观念的同时,也宣告了社会治理的"国家主义"时代的来临。在反抗绝对国家的过程中,市民社会开始与国家相分离,市民社会的形象经历了从政治社会到"需要的体系"的演变,并最终沿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边界确立起了自己与国家的界线。19世纪晚期以后,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趋势发生了变化,国家一步步地侵入社会,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政府与社会相重叠的"行政国家",它标志着国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结构出现了重组的趋势,正在形成一种"新市民社会"。这种新市民社会必将终结国家主义的历史,使社会治理迈入"后国家主义"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民主的不满.[M].(美) 桑德尔;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  
破碎的民主.[M].(法)皮埃尔·卡蓝默(PierreCalame)著;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
[3]  
国家职能的变迁.[M].(美)尼古拉斯·施普尔伯(NicolasSpulber)著;杨俊峰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4]  
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英)约翰·基恩(JohnKeane)著;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7]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