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吉林省地下水水质模糊评价

被引:16
作者
房春生 [1 ]
孟赫 [1 ]
单玉书 [1 ]
董德明 [1 ]
王菊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下水; 地统计分析; 模糊评价;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s1.03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地统计分析工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0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利用GIS生成吉林省矢量网格地图,由克里格插值估算出研究区域内的评价指标值,得到以网格为单位的各单项指标的预测分布图。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状况,并绘制吉林省地下水水质类别图。结果表明:区域内Ⅲ类水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Ⅴ类水;东部、南部城市延边、白山、通化、辽源等水质状况良好,达到Ⅲ类以上,其中白山及延边部分地区地下水类别达到Ⅱ类;白城、松原、长春及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属于Ⅴ类水质,其原因在于氟化物与氨氮污染较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以梨树县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例 [J].
兰双双 ;
姜纪沂 ;
王滨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722-727
[2]   吉林西部地下水水质评价与分析 [J].
杨威 ;
卢文喜 ;
卞玉梅 ;
于磊 .
节水灌溉, 2008, (02) :42-45
[3]   组合评价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姚杰 ;
楼志牙 .
地下水, 2007, (03) :67-68+121
[4]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 [J].
苏耀明 ;
苏小四 .
水资源保护, 2007, (02) :4-9+12
[5]   长春市地下水环境评价及保护研究 [J].
徐明峰 .
吉林水利, 2006, (11) :7-9
[6]   灰色聚类法对太湖地区农村地下水水质的评价 [J].
沃飞 ;
陈效民 ;
吴华山 ;
李学超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4) :38-41
[7]   模糊数学在郑州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J].
钦丽娟 ;
曹剑峰 ;
平建华 ;
姜纪沂 ;
王楠 ;
沈媛媛 ;
李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4) :487-490+495
[8]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评价方法探讨 [J].
黄志洪 ;
武鹏林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2) :174-176+189
[9]   GIS支持下吉林省西部地下水特征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J].
张博 ;
洪梅 ;
赵勇胜 .
世界地质, 2001, (02) :175-182
[10]   水质综合评价灰色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J].
冯玉国 .
重庆环境科学, 1995, (04) :3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