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食品安全的体系刑法观——以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改为线索

被引:9
作者
徐久生
曹震南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食品安全; 刑法; 体系;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3.05.023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以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改为线索,依托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单纯地加重法定刑并不是应对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充分命题。只有在体系的观念下对其进行反思,才能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现代化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91+135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J].
南连伟 .
法学研究, 2012, 34 (04) :138-153
[2]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1-15
[3]   “风险刑法”不可行 [J].
于志刚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33-36
[4]   风险社会中刑事立法正当性理论研究 [J].
高铭暄 .
法学论坛, 2011, 26 (04) :5-11
[5]   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刑法 [J].
卢建平 .
法学论坛, 2011, 26 (04) :21-25
[6]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7]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J].
陈晓明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52-64
[8]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9]  
刑法修正案(八)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
[10]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