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福建毒株及其在茶园应用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椒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德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益民
机构
: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来源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88年
/ 02期
关键词
: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悬液;
安全性试验;
实验动物;
多角体;
毒株;
福建;
D O I
:
10.19303/j.issn.1008-0384.1988.02.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75年采得病死茶毛虫尸体。该病原被鉴定为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EPNPV),在细胞核内增殖,形成多角体,病毒束为短柱状,核衣壳为杆状,多粒包埋。核酸构型为单分子双链环状超螺旋DNA,分子量96~97×10~6道尔顿。病毒核酸内切酶图谱及蛋白结构多肽图谱分析都具有其特异性。用它的DNA探针与其他NPV-DNA杂交,鉴定出EPNPV与其他NPV-DNA的不同同源性程度。该毒株毒力生物测定,对三至五龄幼虫LG50为1.18~1.58×10~5多角体/毫升。病毒增殖采用茶园治虫回收、迁集定园增殖、室内催孵催育然后罩控等简易方法,大量增殖病毒,试制了病毒粉剂、乳剂。1976年以来,于不同龄期、季节、气候、海拔、地区以3~6×10~7多角体/毫升在茶园进行试验与示范共1400多亩,杀虫率为71~97%,并观察到在茶园使用有其流行传播及持续作用。1985~1986年在福州、寿宁等地茶园推广4000多亩,杀虫率为82.9%以上,年亩有10~5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挽回损失)。对喂饲茶园优势种天敌瓢虫、蜘蛛试验无害。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对人畜安全无害,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全性试验
[J].
李汉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李汉帆
;
徐国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徐国景
;
尹章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尹章汉
;
王护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王护民
;
温新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温新玲
.
生物防治通报,
1985,
(04)
:15
-19
[2]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M].吕鸿声 著.科学出版社.1982,
[3]
茶树病虫害防治.[M].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
1
→
共 3 条
[1]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全性试验
[J].
李汉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李汉帆
;
徐国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徐国景
;
尹章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尹章汉
;
王护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王护民
;
温新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
温新玲
.
生物防治通报,
1985,
(04)
:15
-19
[2]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M].吕鸿声 著.科学出版社.1982,
[3]
茶树病虫害防治.[M].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