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两种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

被引:29
作者
吴东杰
王金生
丁爱中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指标权重; 首尾比率法; 聚类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6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用于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常用理论方法有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同一种理论方法中,如果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其相应的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针对确定指标权重的首尾比率法和聚类权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超标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推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中以山西省运城地区的31个地下水质量样本为例,选择pH值、NH4+、Fe3+、Cl-、SO42-、NO3-、NO2-、F-、PO4-、总硬度、矿化度共11个指标,采用多属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其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分别采用了首尾比率法和聚类权法。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用首尾比率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做法在原理和结果上存在重大缺陷;而用聚类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合理可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34+31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谢季坚;刘承平[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