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会师法腹腔丛阻滞对顽固性上腹部癌痛患者的镇痛作用

被引:20
作者
黄冰 [1 ]
沈纪林 [2 ]
郑汉光 [3 ]
周煦燕 [1 ]
侯健 [1 ]
陆雅萍 [1 ]
孙建良 [1 ]
机构
[1]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3]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腹腔丛; 疼痛,顽固性; 肿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晚期癌痛患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46-85岁,体重38-63kg,VASⅢ或Ⅳ级。CT引导下经T12-L1椎间隙左、右穿刺,针尖分别抵达膈脚外腹主动脉旁及膈脚内。分别注入含造影剂(30%碘海醇注射液1 m1)的1%利多卡因8 ml,CT示所注药液有会师趋势或已会师包绕腹主动脉后,左、右分别注入无水酒精20、15 ml,再次CT观察酒精扩散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镇痛效果。会师包绕腹主动脉的11例患者中8例(73%)镇痛效果满意至去世;另6例酒精在腹主动脉周围被转移的淋巴结分割呈斑点、斑片状,其中3例(50%)完全无痛。与腹腔丛阻滞(NCPB)前相比,NCPB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下降,QOL评分升高(P<0.01)。双针会师法腹腔丛阻滞可使所注无水酒精在腹腔丛恰当分布,对顽固性上腹部癌痛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 [J].
周志华 ;
吕雄英 ;
杨守和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6, (04) :249-250
[2]   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方法改进的初步意见 [J].
李祖同 ;
崔以泰 ;
霍金星 ;
王景文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1) :108-111
[3]   上腹下神经丛毁损对盆腔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作用 [J].
汪国香 ;
王振 ;
郑汉光 ;
方向明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07) :552-553
[4]   CT导引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源性腹痛 [J].
童国海 ;
张润 ;
凌华威 ;
潘自来 ;
黄蔚 ;
陈克敏 .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03) :293-296
[5]   胰腺癌神经浸润途径的探讨和临床意义研究 [J].
党诚学 ;
王健生 ;
任予 ;
石景森 ;
秦兆寅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1, (06) :38-39
[6]   腹腔丛阻滞麻醉应用解剖学标本的制作法 [J].
王守兰 ;
王合峰 ;
杨成杰 .
解剖科学进展, 2000, (01) :62-62
[7]   经椎间盘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疼痛病人124例 [J].
郑汉光 ;
冯艳平 .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9, (05)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