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双针会师法腹腔丛阻滞对顽固性上腹部癌痛患者的镇痛作用
被引:20
作者:
黄冰
[1
]
沈纪林
[2
]
郑汉光
[3
]
周煦燕
[1
]
侯健
[1
]
陆雅萍
[1
]
孙建良
[1
]
机构:
[1]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 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3]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来源:
关键词: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腹腔丛;
疼痛,顽固性;
肿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晚期癌痛患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46-85岁,体重38-63kg,VASⅢ或Ⅳ级。CT引导下经T12-L1椎间隙左、右穿刺,针尖分别抵达膈脚外腹主动脉旁及膈脚内。分别注入含造影剂(30%碘海醇注射液1 m1)的1%利多卡因8 ml,CT示所注药液有会师趋势或已会师包绕腹主动脉后,左、右分别注入无水酒精20、15 ml,再次CT观察酒精扩散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镇痛效果。会师包绕腹主动脉的11例患者中8例(73%)镇痛效果满意至去世;另6例酒精在腹主动脉周围被转移的淋巴结分割呈斑点、斑片状,其中3例(50%)完全无痛。与腹腔丛阻滞(NCPB)前相比,NCPB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下降,QOL评分升高(P<0.01)。双针会师法腹腔丛阻滞可使所注无水酒精在腹腔丛恰当分布,对顽固性上腹部癌痛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3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