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滩涂资源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杨东
郑凤娟
刘强
刘洪敏
郭盼盼
田娜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滩涂适宜性评价; BP神经网络; 参评因子; 对策; 东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入海淤积的不断增加,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该区的滩涂开发水平低和方法简单,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滩涂资源的适宜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但在滩涂的适应性评价中应用较少。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滩涂资源为例,选取地貌类型、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等限制因子作为滩涂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滩涂利用现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每个县区都有最适宜本区开发的等级,与东营市实际情况较吻合,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东营市滩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的建设性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336 / 23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南通市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J].
郭杰 ;
欧名豪 ;
刘琼 ;
欧维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355-1361
[2]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模式及其适宜性评价 [J].
王芳 ;
朱跃华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619-628
[3]   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空间分析与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J].
王繁 ;
周斌 ;
徐建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19-123
[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刘树锋 ;
陈俊合 .
资源科学, 2007, (01) :99-105
[5]  
基于动态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朱海燕,朱晓莲,黄頔.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Z1)
[6]  
基于动态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朱海燕,朱晓莲,黄頔.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 (Z1)
[7]   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J].
刘耀林 ;
焦利民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5, (04) :283-287
[8]   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 [J].
李双成 ;
吴绍洪 ;
戴尔阜 .
生态学报, 2005, (03) :621-626
[9]   调试法——一种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确定参评因子权重的方法 [J].
岳健 ;
杨发相 ;
罗格平 ;
沈玉凌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332-337
[10]   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分析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J].
赵涛 ;
郑新奇 ;
邓祥征 .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02)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