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子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24
作者
王宗明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李方
张树清
张春华
杨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海拔高度; 坡度; 三江平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8.06.04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了1954—2005年海拔高度和坡度因素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近50 a,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与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表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其中耕地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海拔2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尤其是海拔1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湿地面积的减少也主要发生在海拔2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海拔100 m以下的地表单元。林地与草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的变化趋势呈波动状态。城乡工矿用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都有一定的变化,其中海拔200 m以下变化尤为明显。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在各个坡度级别上均呈增长趋势,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增加最多。坡度大于10°时,耕地面积的增长比例非常小。林地、草地和湿地的变化均主要发生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水域、城乡工矿用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小的地貌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2 +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张世奎 ;
吕宪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98-705
[2]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J].
刘兴土 ;
马学慧 .
地理科学, 2000, (01) :14-19
[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刘纪远等著, 2005
[4]  
Assessment for Salinized Wasteland Expansion and Land Use Change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in the West Part of Northeast China[J] . Xiaoyan Li,Zongming Wang,Kaishan Song,Bai Zhang,Dianwei Liu,Zhixing Guo. &nbsp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07 (1-3)
[5]  
Assessment for salinizedwasteland expansion and land use change using GIS andremote sensing in the west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Li X,Wang Z,Song K,et 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07
[6]  
Land use andland cover change,implementation strategy. Lambin E F,Baulies X,Bockstael N,et al. IHDP Report No.10 . 1999
[7]  
Evaluating urban expansionand land use change in Shijiazhuang,China by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Xiao Jieying,ShenYanjun,Ge Jingfe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06
[8]   基于地形图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J].
王宗明 ;
张柏 ;
宋开山 ;
刘殿伟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1) :67-73
[9]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10]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