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夹皮沟地区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被引:15
作者
葛文春
吴福元
孙德有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关键词
变质作用; 地壳演化; 矿物转化; 夹皮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区经历四期变质作用,太古宙上壳岩系麻粒岩相变质、晚太古宙英云闪长岩高角闪岩相变质、早元古宙紫苏花岗岩类低角闪岩相变质和元古宙绿片岩相变质。麻粒岩相变质期可分三个阶段,早期角闪岩相、峰期麻粒岩相和晚期角闪岩相,其P-T-t轨迹为逆时针,与IBC型轨迹相似。导致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热源为英云闪长质岩浆的垫托作用,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区内广泛发育的钾长花岗岩与晚太古宙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晚期的深熔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5+311 +3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夹皮沟金矿区太古代麻粒岩相岩石的矿物学及其变质作用条件研究 [J].
孙晓明 ;
徐克勤 ;
任启江 ;
ReidR.Keays .
矿物岩石, 1992, (03) :17-26
[2]   吉林桦甸太古代杂岩的矿物化学和变质作用温压条件 [J].
阎月华 ;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1988, (03) :15-28
[3]  
On the formation of granulites .2 Bohlen S R. J. metamorphic Geol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