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南部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37
作者
蒋富清
李安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物源和环境指示意义; 表层沉积物; 冲绳海槽南部;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4.025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冲绳海槽南部陆架、陆坡和海槽 33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 、Al2 O3 和CaO ,这三种组分占沉积物总量的 6 8%左右。多数元素在陆架和陆坡的变化范围较大 ,在海槽区相对稳定。向海槽方向随沉积物粒径变细 ,SiO2 和CaO减少、Al2 O3 和其它多数元素含量增加。常量元素和Al2 O3 的比值分布特征表明 ,本区沉积物由物源区经由陆架向海槽输送 ,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沉积组成 ,此外还有生物碎屑沉积和自生沉积。陆架区部分微量元素富集因子 (EF)与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富集因子对比结果表明 ,本区的沉积物与长江沉积物的关系更为密切。陆坡区Cu、Pb、Zn、Co、Ni和Cr的富集因子较高是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造成的 ,Mn的富集主要是自生沉积的结果。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沉积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合元素的分布特征 ,给出了四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沉积环境和特征元素组合 ,分别为 1)陆架型的元素组合 :SiO2 、TiO2 、Zr、CaO和Sr,2 )陆坡型的元素组合Fe2 O3 、MgO和P2 O5,3)海槽型的元素组合 :Al2 O3 、K2 O、Cu、Zn、Co、Ni、Cr和Ba ,4 )反映沉积环境氧化—还原属性的元素组合 :MnO和FeO。
引用
收藏
页码:680 / 6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TiO2/Al2O3值及其地质意义附视频 [J].
蓝先洪 .
台湾海峡, 1992, (03) :227-232
[2]   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及意义 [J].
P.S.Rainbow .
海洋环境科学, 1992, (01) :44-52
[3]   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明清 ;
王贤觉 .
海洋与湖沼, 1988, (06) :585-593
[4]   冲绳海槽海底沉积物中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附视频 [J].
陈冠球 ;
罗曼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6, (01) :75-85
[5]   冲绳海槽的矿物组合、物质来源及原始岩浆性质的初步探讨附视频 [J].
陈丽蓉 ;
徐文强 ;
申顺喜 ;
李安春 .
海洋与湖沼, 1986, (01) :3-12+93
[6]   冲绳海槽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 [J].
赵一阳 ;
何丽娟 ;
张秀莲 ;
李凤业 ;
贾凤梅 ;
夏青 .
海洋与湖沼, 1984, (04) :371-379
[7]   台湾以东及东海黑潮调查研究的主要动向及结果 [J].
管秉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2) :133-146
[8]  
东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秦蕴珊, 1987
[9]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
[10]  
黄东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 编著, 1982